5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第1页)

事实也的确如此,大姐元和嫁给了昆曲名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周有光结为连理,三姐兆和的夫君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小妹充和则远嫁了外籍汉学家傅汉思……每一对都是琴瑟和鸣,相守情深。虽然不比唐代名将郭子仪七子八婿的富贵逼人,但张家的后代也自多几分闲逸的诗情乐韵吧。

顺便插一句,张家的后代虽然已经在全世界开枝散叶,但六子中的老五张寰和先生一家如今仍然住在苏州五卅路与十梓街交叉口西北侧的九如巷,本书读者如有机会,可以到此一访。

这个有名的&ldo;半字电报&rdo;风流佳话,就发生在二姐允和和其三妹夫沈从文之间。

有这么一个说法,代表中国近代小说最高成就的是所谓&ldo;双城记&rdo;,意即钱钟书的《围城》和沈从文的《边城》。1928年,沈从文经徐志摩介绍,被很看重他才华的胡适邀到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然而他本性木讷内向,不善言辞,小说写得好,教学却非其所长。当时胡适给他上一次课的酬劳是大洋6元,可沈从文生怕迟到,紧张到第一次上课花了8元钱雇了包车匆忙赶去。课讲的也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引得台下女学生们笑声一片。

头次上课虽然失败,可沈从文不悲反喜,因为他一眼就喜欢上了台下偷笑的一个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就是张家三女张兆和。

张兆和当时在中国公学读一年级。她不像二姐允和是个飞扬洒脱的急性子。却也自有自己的小性格在。要好的女同学因为兆和皮肤微黑,又喜欢穿男装,给她取了个绰号&ldo;黑牡丹&rdo;‐‐这恰恰对了沈从文的胃口,他笔下《边城》里的翠翠、《长河》里的夭夭,都是黑美人。

一则为师生,二则年纪悬殊(两人相差8岁),三则沈从文是个面皮极薄的人,周围的人多不看好这段恋爱。可笨人也有笨办法,沈从文就发挥了他的特长‐‐写作,开始对兆和进行了热烈的情书攻势。

虽说没敢当面示爱,但第一封信里,沈从文就直截了当地对意中人讲:&ldo;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rdo;随后情书的洪流滚滚而来,他说自己&ldo;常常为忧愁扼着,常常有苦恼&rdo;,又说&ldo;男子爱而变成糊涂东西,是任何教育不能使他变聪敏一点,除非那爱不诚实&rdo;。

身为中国公学的一枝花,张兆和不是头一次接到男生的求爱信了。面对沈从文的追求,她一开始是淡然处之,把沈的信和其他人一样,编上&ldo;青蛙1号&rdo;、&ldo;青蛙2号&rdo;的编号收藏了起来。但很快,她就觉得不对劲了。随着时间推移,沈从文的信也越来越热烈大胆。老实木讷如他,在爱情的驱使下,竟然写下了这样热烈的词句:&ldo;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也要你的肉体。&rdo;

张兆和虽然独立开放,但毕竟是个名门所出的大家闺秀,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禁气红了脸。羞恼之下,她推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把沈从文寄来所有的信摔到了办公桌上,要胡适给她个公道。

不料胡适更是个妙人,他笑眯眯地看了信,却吐出一句妙语:&ldo;有什么不好!我知道,他顽固地爱你!&rdo;随后更说:&ldo;我和你父亲很熟,又是安徽同乡,要不,我跟他说说做个媒?&rdo;

气坏了的张兆和憋了半天,只好吐出一句:&ldo;我很顽固地不爱他!&rdo;恨恨而去了。

有了校长大人的默许和纵容,士气大振的沈从文发动了更猛烈的情书攻势。但是,张家三小姐这座冰山可不是好爬的,沈从文的信一封一封寄出去,却如泥牛入海般没了消息。

老实人要是执拗起来,九头牛也是拉不回的,沈从文的爱情长跑历经3年零9个月,一直拼到了张兆和从中国公学毕业回家。也亏得沈从文能坚持,张兆和毕竟不是泥塑木雕,在他数年如一日,如此痴情的全心恋慕感动下,也多少有了点松动之意。

眼看胜利就在眼前,沈从文又拿出了死缠烂打的老办法。当时正在青岛大学任教的他在巴金的指点下,风尘仆仆赶到了苏州,还背了一大包的文学名著和一对精致漂亮的书夹准备送给张允和。

当时张冀牖和其夫人住在上海,苏州大宅中只有张家姐弟。沈从文数次登门拜访,每次都托故坐好长时间才走,被捉狭的张家姐妹取了个外号&ldo;烂板凳&rdo;。虽然兵法上说:&ldo;千里奔袭,必厥上将军&rdo;,但或许是一腔赤诚真能感天动地吧,沈从文这临门一脚起了关键作用,张兆和终于羞答答地露了口风,跟沈从文说只要父母不反对,就答应他的求爱。

兴奋的沈从文回到青岛,立刻写信给张兆和,信中托张家姐妹中跟他较熟、性格也最急公好义的二姐允和帮他向张家二老提亲。在这封信里,沈从文充满诗意地写道:&ldo;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rdo;张冀牖一向开明,丝毫不以张家豪富,而沈从文只是个湘西穷书生而生门户之见,痛快地回信告知张家姐妹,对此婚事表示同意。

张家姐妹得到父亲的允可,欢喜地一同来到电报局,张允和于是发出了这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的&ldo;半字电报&rdo;:&ldo;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rdo;。这个&ldo;允&rdo;字妙入毫颠,既是电文内容,又是落款;既表明了张家对从文和兆和婚事的赞同,又是身为&ldo;媒婆&rdo;的张允和的&ldo;签字画押&rdo;,真可谓是半字道尽无穷意,一封电报结良缘啊。也正因此,沈从文每次见到张允和,都会叫她&ldo;媒人&rdo;,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到1988年沈从文去世。

这段佳话还有个小小的注脚,兆和生怕沈从文这个老实头不明白二姐电报的含义,又偷偷一个人回到电报局,拟了一封电报&ldo;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兆&rdo;。无奈发报员看电报是白话,又有平常从未用过的&ldo;吧&rdo;字,坚持不给发报,兆和求了好半天也没有答应。否则,这封电报没准还能以&ldo;第一封电报情书&rdo;之名一同载入电报史册呐。

中文电报与密码

密码是人类通讯史上永恒的主题。电报作为一大载体,关于电报加密与解密的故事,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

清末中国虽然引入了电报和随之而来的密码概念,却不谙其道,只是机械地按照洋人教习操作,却未能从本质上加以重视。反倒是日本方面,早早就设立了专门负责监听、破译的电信课,培训相关人才。

在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驻日公使汪凤藻为了汇报他和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会谈情况,用密码电报向国内总理衙门拍发了一份长篇电报,其中包含了陆奥宗光给中国政府的绝交书函件全文。孰不知他已经中了日本外务省的圈套。

按照通常的惯例,绝交书应为日文,由清国驻日本使馆的工作人员翻译成中文,再加密,拍发国内。可汪凤藻拿到的绝交书,却是已经译好的中文稿件,而且译得四骈六丽,流畅无比,无一字疏漏。

这封译稿出自日本外务省的一位牛人中田敬义。他是个中国通,外务省汉语学所的高材生,精通官话、上海话和闽南语,华文水准高到可以和中国大儒作诗唱酬,还曾写过《明治初期的支那语》等一系列汉语学习名著。这次日清谈判中,他也是作为日方代表之一出席。

全修真界都等我出新品  湘西航班  三国机密  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佛系上位日常[娱乐圈]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玫瑰挞  忠犬不挑食[快穿]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她死在QQ上  霸道总鬼缠上我  灵异监查社之五四林  三国配角演义  寂静之城  (网王同人)致萝莉  午夜灵异手册  重生让那只龙充满爱[系统]  街亭  我在江湖  文化不苦旅  

热门小说推荐
玖爷,你家王妃太狂了!

玖爷,你家王妃太狂了!

总角之年的她,被人遗弃在街,又阴差阳错落入匪徒之手,殊不知十年后,她却因执行命令之时,无端卷入权谋纷争,而她也因此陷入了落差极大的报复,逐渐踏上人见人怕的杀戮之人后来的她,成了玖爷的人记住,只有我能拉你的手,碰你身体任何一部位。其他人,一个碰,杀一个。两个碰,杀一双。杀人如麻的刺客娇羞一笑是,玖爷!...

人皇经

人皇经

关于人皇经太古之时,为保人族永恒为尊,人族有大能者,寿元将近之时,燃烧最后生命,以无上伟力谱写人皇经!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岁月悠悠,人族逐渐衰败,而人皇经也不知所踪!甚至,知之者,已然寥寥无几。...

无敌废材小姐

无敌废材小姐

无敌废材小姐异世重生,超级天才无意间成为被表姐打下山崖的废材小姐!疼爱她的外公是她掉下山崖的幕后真凶?神秘的亲生父母藏有惊天秘密?背后追杀,人前欺压?废柴崛起,空间觉醒,泡寒池,左手医术,救父母,右手握生死,寻真相,虐渣男渣女一路开挂,遇佛杀佛,遇神灭神,成就一代传奇。他本是集万众宠爱于一生的高高在上人人畏惧的冷酷王爷君千离,本以为此生注定孤独一人,然而直到遇到了她,他的世界彻底变了。...

温如故,童如宛

温如故,童如宛

温如故,童如宛,经历了失婚失业的她,开挂的人生也即将开启,傅先生说,跟了我,天天好运!可是这个女人对此无感,反而一心只想逃跑本站为书迷更新温如故,童如宛最新章节,查看兰心喏喏所撰魔法温如故,童如宛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