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章(第1页)

&lso;以净觉心,取静为行。&rso;很多人认为内心清净才叫修行,把自己的念头静在那里,用什么方法静呢?&lso;由澄诸念&rso;,什么是澄呢?把一杯浑水静止摆在那里,摆久了,水中的杂质慢慢沉淀下去,水就澄清了。所以,很多人一打坐静不下来,妄念反而特别多,怎么办呢?不理它,如同那杯水慢慢就澄清了。

念头澄清了以后怎么样呢?&lso;觉识烦动&rso;,又起个妄念,很讨厌。你不要讨厌它,释迦牟尼佛讲过&lso;于诸妄心亦不息灭&rso;,不要讨厌人家,它来也蛮好嘛!认清妄念是第六意识在动,不要讨厌它,慢慢你就晓得每一个妄想与你都不相干,如此用功下去,需要时间,时间就叫功夫。所谓功夫,就是方法加上时间,加上练习,加上实验,然后得到成果。

&lso;静慧发生&rso;,不断地静下去,于是另外开发一个境界,&lso;身心客尘,从此永灭。&rso;我们的妄想都是客,来了会走,留不住,你的主人则没有动过。例如各位坐在那里,我讲的话,各位都听进去了,这个话是客,属于外来的,什么是主人呢?你听到了,觉得有道理,我懂了,这个是主人,他没有动过。我们心理上的动态是心理的客尘。什么是生理的客尘呢?打坐腿发麻、发胀、气脉通罗!这里动了!那里跳了!这些是属于身体上的客尘,知道就好,不理它。你不理它,一切不管,慢慢就过去了!可是,一般人都被生理上的客尘拉着走,哦!气脉通了,不得了了!于是,便玩弄气脉、功夫去了,心也就无法真正静下来,这样修行怎么会有成果呢?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身心客尘澄清了以后怎么样呢?&lso;便能内发寂静轻安&rso;,注意!这个&lso;内&rso;不是指身体内部,此内是不分内外之内,不以自体为标准,所以,中国的禅宗称身体叫&lso;色壳子&rso;,或叫&lso;臭皮囊&rso;。你慢慢静下去,身心澄清了以后,由寂静而发生轻安,身体轻灵,心理清明安详,生理上的酸、胀、麻、痛都没有了,内心宁静平安。其实念佛也可以达到轻安,但是,我看到你们打念佛七,走着念,坐着念,一天忙死了。走着念、坐着念,没错,但是,要慢慢地念,不能急着像赶集一样。只要方法对的话,也可发生轻安,头顶清凉。

轻安只是第一步,还有其他很多境界。佛说:&lso;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rso;因为寂静到极点,十方世界诸佛的心在你心中显现。为什么诸佛之心会在你心中显现呢?因为&lso;心佛众生三无差别&rso;。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这个方法称为奢摩他,奢摩他翻译成中文是&lso;止&rso;的意思,这是真正的大止观,不是小止观,小止观中六妙门中的最后一步&lso;净&rso;,是这里的第一步。

关于这一段&lso;寂静&rso;与&lso;轻安&rso;的止--奢摩他,再作补充说明。求止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守窍、炼气、念佛、观想……等,都是把心念专一止于一点上,这些修法也属于奢摩他,但是,这是属于小乘的奢摩他。这些修法有四个原则,第一步是求得&lso;专一&rso;,止于一点。第二步骤是&lso;离戏&rso;,离开了&lso;空&rso;的境界,离开了&lso;有&rso;的境界,离开了&lso;非空非有&rso;的境界,离开了&lso;即空即有&rso;的境界,这叫&lso;离戏&rso;,离开了戏论,戏论就是说笑话。达到了&lso;空&rso;的境界,不要以为了不起,不要以为&lso;空&rso;就是道;&lso;空&rso;是戏论、笑话,&lso;有&rso;、&lso;非空非有&rso;、&lso;即空即有&rso;这些境界都一样是笑话。离开了这些笑话,算不算&lso;寂静&rso;?还没有。接下来,第三步是&lso;一味&rso;,在静中,在动中,始终如一,始终不变,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不受内心情绪的干扰。第四步是&lso;无修无证&rso;,不须用心做功夫,也不认为证得什么道。到此阶段,才是&lso;寂静&rso;,无事不定,无时不定,无处而不定,这才是大乘的止。

再说&lso;轻安&rso;的情形,初步的轻安,由头顶发生清凉,然后下降遍及全身。清凉以后,便是得暖。得暖不是发烫、发热,得暖是有温暖的感觉,但不是发烧。得暖是全身的肌肉、骨节、经脉都柔软了,所以,打坐入定的人,不可以拉他,不可以碰他。得&lso;暖&rso;以后,再进一步是得&lso;顶&rso;,自己的精神可以与天地相往来,与宇宙合一。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是气脉通不通的问题,气脉只是初步而已。再下来是&lso;忍&rso;,把一切忍住截止,所有烦恼妄想,以及忧、悲、苦、乐都切断了,但不叫作&lso;空&rso;,如果还有一个&lso;空&rso;的境界,那是戏论。经典上说大乘菩萨可以得&lso;无生法忍&rso;,没有生起动的作用。再进一步是&lso;世第一法&rso;,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等。&lso;暖&rso;&lso;顶&rso;&lso;忍&rso;&lso;世第一法&rso;叫作四加行,修任何一个法门,乃至外道法门,在功夫境界的阶段上,都有四加行的作用。四加行都成就了,才是大乘真正的&lso;轻安&rso;。

修行打坐种种的法门,都是在修止的阶段,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但是,一般人的修止,初步的止都止不住。禅宗临济祖师临终时留下一首偈子:

&lso;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rso;

我们的心念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杂念妄想停不住,怎么办?杂念妄想不要怕,它像空中的灰尘,只要心静下来,你知道杂念妄想很多的那个&lso;知&rso;,就是&lso;心经&rso;所谓&lso;照见五蕴皆空&rso;的照,这个&lso;知&rso;它本身没有杂念妄想,它犹如虚空无量无边,这个&lso;知&rso;没有形相,没有名称,叫它是佛也可以,叫它是道也可以,叫它是&lso;圆觉&rso;都可以,可是一般人都认不到。即使你认到了,悟了,不要以为就到了没事了,吹毛用了急须磨,吹毛是指非常锐利的宝剑,拔下一根毛髦放在剑锋上,吹一口气,毛髦就断了,还要注意修行,我们的心念用过了就要丢,随时在止中,随时在定中。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是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刚才讲止,现在讲观。讲到止观,其实,止中有观,观中有止。一般的修行方法中,如道家的守窍,守丹田,都是求止。又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这也是修止。而现在哪里呢?当你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唉呀!糟糕!我又乱想。你知道在乱想,这就是观。所以,止与观是同时,换句话说,不止不能观,有止才有观,有观才有止,止与观的作用在一起。但是,其中有所差别,例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是止;能不能真念到一心不乱?这就靠观了。观是什么?观是慧的因,慧是观的果,般若智慧是观行的成果,观修到了,般若就出来了,得大智慧成就,成佛了。

唯识与中观  太极拳与道功  温故而知新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两面派  斯文败类  白话易经  历史的经验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孟子旁通  何如  笨狗  严拓  金刚经说什么  烈狗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论语别裁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我说参同契  如何修证佛法  

热门小说推荐
绝地求生之无限爆装

绝地求生之无限爆装

绝地求生之无限爆装林北获得无限爆装系统。只要在游戏里面击杀玩家就能获得丰厚的奖励。从此绝地求生里面出现一个杀戮狂魔。...

凰踪凤舞

凰踪凤舞

二十一世纪杀手,一朝身死,穿越东霓国。是前世之缘的召唤,还是今生幸运巧合?继母姐妹陷害,她一一破解,让你们自作自受!不长眼的前来冒犯?想死?那好,成全你们!天材地宝,灵宠异兽,尽在囊中,妖孽殿下,死缠烂打,她不为所动,可一个不小心还是被偷了心妖孽夫君邪魅一笑,娘子,还想跑吗?内忧外患,且看他们如何携手共进!...

天道魔神

天道魔神

作者玄鹰的经典小说天道魔神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天道魔神周远只坚信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他还想狂妄的说苍天?什么东西!若想我被苍天驱使,是妄想!...

逃跑前妻,束手就寝

逃跑前妻,束手就寝

他是最年轻的少将,京城人人敬仰的太子爷战北晟。她是默默无闻平凡普通到了极点的女医生黎晚凝。一场交易,她毫无防备,掉入他设计的陷阱,从此,赔上自己的一生。极致宠爱无尽缠绵,他将她捧成人人羡艳的少将夫人。然而只有她一个人知道,这个男人,根本不爱她!一年之后,她丢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弃夫而逃。然而最终,男人还是找上了门来。欺身而上,战北晟勾唇一笑,黎晚凝,带着我们俩的孩子,你想跑到哪里去?...

神棍仙女:大人强娶的美娇妻

神棍仙女:大人强娶的美娇妻

红袖读书首届全球征文大赛参赛作品对年纪轻轻又俊帅禁欲系的大理寺卿狄君阳来说,喜阳这个未婚妻上下都充斥着勾人的气息,特别是她的那双小脚,特别符合他那怪异的癖好。对于上辈子被退亲又被抢回来圈禁强势宠掠的喜阳而言,她只想逃得越远越好,偏偏事与愿违。狄君阳夫人,今天可卜卦否?喜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